《分析》是為了《合成》


曾經有人做過研究,香港訓練出來的工程師在本地創造力不是很強,但他們在美國或別的國家,創造力卻出來了。難道香港真是個創作文化的沙漠?香港在教育及工作上,偏重於記憶和分析,這都是左腦的功能,因為右腦缺乏均衡的發展,社群中在美術、音樂、文字及發明方面創作人相對地就比較少。

分析力強的人是怎樣的呢?他們會用邏輯、經驗和學問來批判和爭辯,負面來看就是挑剔、吹毛求疵、難以取悅及拘泥小節。他們對事情的反應往往是「沒可能的。」「有人已經試過,但不成功。」「不是真的吧!」有創意的人的反應卻是:「為何不能呢?」「可否試試這樣做?」或「可以怎樣做呢?」

很奇妙,分析力強的人如果經常被人表揚、鼓勵及肯定,便會塑造出「明辨」這品格。現今香港充斥著許多負面的分析和批判。看來,只要努力多一點表揚和鼓勵,我們的社會就可以轉化到擁有「明辨」氣質了。「明辨」的定義是「能深入了解事情發生的緣由」。

分析(analysis)是往小處裡鑽的,像科學家找尋宇宙中最小物質(smallest building block)、生物學家研究幹細胞、神學家用不同角度來研究神的性格和思想等。但其最終的目的都是要「合成」(synthesis),意思就是分析只是為了想發明或發現出新的材料、新的藥物或新的了解等。舉例來說,聖經說:「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,眾人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。」「相愛的心」是那最小物質,但「你們」(合一)卻是那終極要達到合成的結果。故此,若分析的目的不是「合成」,那就是浪費時間了。這彷如小孩子將玩具拆開來研究,然後不負責任地丟棄在地上一樣。研究的人若沒有設下終極的目的和意義,不但沒有建設性,還成了一個破壞者。

社會中充斥者許多紛爭,皆因我們不懂合成,教會不能合一,也是因為我們不懂合成。不斷分析的盡頭,最後的結論可能就是沒有神,因為我們從中所發現到的,極其量只能在人的限制裡面完成。要進入神的無限,便需要合成;從別人的見證和啟示中認識神;從聖經中的人物和發生的事情中認識神。

高維理先生用了半生研讀聖經和分析聖經,最後合成出七項基要生活原則,最後成為「基要生活原則講座」的內容。這講座使弟兄姐妹獲益良多,終生受用。與會者可以從中明白神的心意,正確地處理和解決生活上的種種問題。雖然未必僅僅只有七項生活原則,但這「合成」的成果,卻是很多人沒辦法完成的。因為明白神的心意,除了研讀和分析外,還要加上默想神的話和創造力,因為我們的神是一位奇妙創造的神,有測不透的豐富和智慧。

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,他在自己研究的量子理論中違背了直覺的內容:由於量子的不確定性,他便作出「上帝不是在拋硬幣」的結論。意思是他認為事物的背後隱藏著極深刻的本質,而單用量子理論是無法揭示事情的真正意義。

分析只是學者的做法,不是尋求神的唯一途徑。我們何妨嚐試在每個人不同的經歷中,明辨出我們的神的位格,以至我們可以學祂的樣式。願聖靈賜我們合而為一的心,有創意地接受祂所創造地上的每一個人。
 



[ | ]

此文件提供者: sysadmin - [評分 : 0.00 (0 票選) | 評分!]
這些評論各由發表者自負責任. 對於他們的發言內容, 本站不提供任何擔保.

登入
使用者名稱:

密碼:


忘了密碼?

現在就註冊!
教導區目錄
新文章
热门文件
搜寻